承上一篇所談到的,既然保險公司有可能會倒閉,那麼是不是跟大型保險公司投保比較有保障呢?
由於大型保險公司財力雄厚,自然能夠承受較多的風險,但由於台灣利率自民國70年以來就不斷走下坡(見下圖),而這些老字號的保險公司承做了大量以當時預定利率為計算基礎的保單,導致今天承受了不少的利差損
而何謂預定利率呢? 簡單來說就是計算保費的基礎,假設有100個人,每個人投保保險金額為100萬,死亡率是1%,預定利率為10%,今全數在年初投保,1個人在年度末死亡,保險公司就必須支付100萬給死者的受益人,換算成保費就是: 保險金額100萬 / (1+10%) / 100人 = 9091元(每個人年初支付的純保險費)
但如果今天預定利率只剩下1%的時候會變成: 100萬 / (1+1%) / 100人 = 9901元
可見預定利率對於應收的保費影響非常大,早期用高利率計算出的保費,在當前低利率的環境下,保險公司壓力十分沉重,這也是為什麼未來新的會計準則上路後,許多老字號的保險公司面臨必須強迫增資的原因之一!
近年來保險公司推出的商品多為利率變動型的商品,其目的也是為了避免利差損再度擴大,年輕的保險公司由於承擔利差損的壓力較小,營運上的風險反而較這些老字號的大型公司低
然而,這些年輕的保險公司資金規模較小,風險承受度自然較老牌的保險公司小,持有資產的規模也不像大型保險公司那麼大,人口老化後帶來損率過高的問題,是否真的能扛的住,似乎得打上一個大問號
如此說來,跟大型保險公司投保就真的比較有保障囉? 話也不是這麼說,畢竟這些小公司所擬出來的契約內容,有些對保戶真的還不錯,例如住院醫療雜費包含病房差額的設計真的頗誘人,真的不能買嗎><?
茲就下圖來分析探討:
1.其實保險公司倒閉,保戶權益確實會受到影響,畢竟雖然背後有安定基金撐腰,但安定基金的給付仍然是有限制的
2.即使經營不善遭到併購等狀況,保戶的權益仍然有可能不受到影響
3.保險公司經營良好就不用提了....
在未來保險公司走向不明時,似乎選擇條款有利的商品是不錯的選擇,畢竟當下就能享受較好的理賠條件,但如果真的很擔心保險公司倒閉,不妨參考以下做法:
1.長年期契約(除了主契約不得已只能用最低保額規劃外),挑選大型保險公司投保
2.一年定期附約可以選擇這些小型保險公司的商品,如有損失至多是一年的保費
3.分散投保不同家保險公司
保險問題,歡迎加LINE一起討論~~